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财经 中商网 2024-12-07 508浏览

零重力飞机工业完成超亿元融资,能否避开“烧钱陷阱”?



近日,eVTOL飞行器领域又有新动态,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简称:零重力)宣布完成了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肥西县运河产业基金有限公司(肥西产投)领投,深圳市三航创投有限公司(三航创投)跟投。



刚刚在今年11月举行的珠海航展上亮相过ZG-ONE适航机“鹊飞”的零重力,创立于2021年,主创团队主要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家从历史到成员都比较年轻的企业。

公司创始人李宜恒是16岁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学期间便开始着手飞行器型号的研发和取证项目,在21个月内拿到了民航局颁发的第46个TC证,后来做出的两款飞机,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在传统型号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行业的一些痛点与发展趋势,所以从2020年10月开始,我们将注意力放在了航空能源电动化和垂直起降方向上,相信eVTOL是实现‘大众化低空出行’的最佳载体。”

尽管eVTOL前景光明,但在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之前,仍需解决许多问题,技术与产品成熟度、法规与政策匹配度、商业化量产成本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等。

在李宜恒看来,当前国内eVTOL的相关法规仍在持续完善,甚至略有超前,最大问题还是在于量产成本。“比如eVTOL电池与车规动力电池不能通用,导致采购成本几乎是后者的10倍。如何将eVTOL的量产成本降至消费者能够承受的范围,是其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另一关键。”



他认为,这需要整机厂商和供应链伙伴在技术和模式创新上一起努力才能实现。“整机厂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在安全性的最高原则下,在轻量化和成本之间做取舍。”

“从产品布局上来讲,我们应该说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多产品布局的一家整机研发制造公司,这也是基于我们看到了整个低空经济的发展。”该公司的首席设计官贾思源这样描述零重力现在的业务。

据他介绍,公司除了拥有一支由航空领域资深专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也密切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如今的核心产品包括多旋翼构型eVTOL飞行器ZG-ONE、倾转旋翼构型eVTOL飞行器ZG-T6、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A等。



据悉,其电动固定翼飞机(eCTOL)已经投放市场,预计明年会交付50架到100架。另外两款eVTOL产品正在研发和取证阶段,其中,两座无人驾驶多旋翼eVTOL“鹊飞”目前正在广州审定中心审定。

近期接连完成数亿元融资的零重力,从侧面体现出了新能源飞行器赛道的火热。在零重力飞机首席战略官陈炎看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取得明显优势,而这个行业的产业链跟电动新能源航空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共享的,这是eVTOL发展的一大利好。“eVTOL未来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比如短途交通,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有从深圳直飞香港机场的短途航班。再比如消防灭火应急救援、紧急医疗救护、低空游览观光等。”

对于外界普遍担心的“烧钱陷阱”,零重力认为这反而是个误解。

在其创始人李宜恒看来,eVTOL产业会经历先ToB主攻封闭场景、最终向ToC逐步渗透打开开放场景的过程。在早期的ToB封闭场景阶段,eVTOL项目主要成本在于研发与产能建设,不需要像造车新势力一样面对ToC市场的巨大销售费用压力。

同时,eVTOL初创企业相较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其自主造血能力更强,跨越过盈亏拐点的门槛更低。”我们当前正计划TC取证阶段的两座机型未来五年内将陆续交付,其中明年会有小批量交付,取得适航证后交付量会大幅上升。所以,总体来说eVTOL初创企业不会经历新势力一样的大额持续烧钱阶段。”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胡雯雯

中商网

中商网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中商网 zs.hzzixu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